找到相关内容85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肉体的疾病是心灵创化的结果

    。 所谓“法唯识”,所言不虚,一切都是心灵在主导。往往我们都只在其结果上寻求解决方法,不断的在“果中求”,不断的努力去改变眼前一切的现况,修护目前所处的结果,往往是徒劳无功的,甚至有人干脆换一个环境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2240976757.html
  • 生命的春天

    一件衣服、一张桌椅、一架冷气机、一辆汽车,你好好的爱惜它,不随便破坏,让它多使用几年,就是延续它的生命。   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生命,所谓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,例如时辰钟表,我用心,用智慧去制造它;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爱护地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13262392370.html
  • 法相唯识学

    “境无识有”、“法唯识”的基本结论,故得名。因而该宗的思想学说主要就是唯识学和法相学,并据此展开了对修行解脱的说明。   法相唯识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是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沦》和《成唯识论》。《...著所著。此沦把瑜伽禅观境界分为十七地,并对渐次发展的禅观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作了论释,提出了法唯识所变现的结论。《成唯识论》则是对世亲《唯识三十颂》的解释。   《唯识三十颂》是世亲晚年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795791.html
  • 楞伽妙谛印禅心——论《楞枷经》对禅思禅偈的影响

    结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的经典。全书反复强调,无始以来的习气造成了人们的沉迷,使人们不能了知所谓诸法实际上是自心的显现。如果能够彻悟三界唯心,法唯识,舍离能取、所取的对立,就可臻于无所分别的解脱境界。这些思想,为后世的禅宗所汲取弘扬,蔚成绚烂瑰丽的禅心诗韵。  (一)三界唯心,法唯识的唯识理念  体现《楞伽经》思想的基本范畴是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识、二无我。所谓五法,即是“相、名、妄想、如如、正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4641033.html
  • 佛教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之不可比性简析

    ,认为,佛教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并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,唯识学所主张的“法唯识·”观念、八识论、种子论以及通过实修实证、由凡夫而。成佛的解脱理论等等,与现代心理学几乎没有相通之处;如果把唯识学的整个体系...》、《辩中边论》和《阿毗达摩集论》。  唯识学主张“法唯识”,认为宇宙万有都是众生的八识所变现的,《唯识三十颂》言:“此能变为三,谓异熟、思量,及了别境识。”“异熟”是初能变,即第八识阿赖耶识;“...

    王宝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5561718.html
  • 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*

    创立的瑜伽行派(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)。它主要阐发“法唯识”的理论,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“阿赖耶识”(亦称第八识,藏识等)缘起,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。也就是说,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,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,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,再没有什么实体了,因此叫做“法唯识”。公元七世纪后,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,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3641692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阿赖耶识思想的经典。全书反复强调,无始以来的习气造成了人们的沉迷,使人们不能了知诸法实际上是自心的显现。如果能够彻悟三界唯心,法唯识,舍离能取、所取的对立,就可臻于无所分别的解脱境界。这些思想,为后世的禅宗所汲取弘扬,凝成睿智深邃、澄明通脱的禅韵诗情。  一、三界唯心、法唯识的唯识理念  体现《楞伽经》思想的基本范畴是“五法”、“三自性”、“八识”、“二无我”。“于五法、自性、识、二种无我,究竟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2.html
  • 缘起性空

    所说的宏观世界、微观世界、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呢?那是不可想象的,是跟唯心论者说脱离了客观有主观一样的不可想象。佛教教义中经常提到“法唯识”、“一切唯心”,绝不是说有脱离了物的心(或识)可以单独存在,...自己的介入作为科学原理加以确定。佛教一方面讲人们的“自心相”本身是“六尘缘影”,一方面讲“法唯识”、“一切唯心”。由于佛教的理论着重于它的实践的目的,在这心物两者之中,又强调“自心”是关键,因为这正是...

    吴信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5849449.html
  • 基因优生的唯识心理法则

    熄灭。所以,法皆由心造,做人、做神、做鬼、做畜生,都由心思制造出来的,三界唯心造,法唯识所变。识是什么?识就是人的意识。心是意识的简称。意识有多少种?佛学中有时说六识,有时说七识,有时说八识,甚至有时说九识、十识,这都是佛菩萨因材(根据人的接受能力)施教的说法。其实,数字只是一种符号,无关重要,关键是要寻找出人生﹑家庭、社会的本源何在?  (二)识的功能。  法唯识所变,就是说人的意识是人生...

    黄祖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150242.html
  • 杀佛为成佛

    禅宗史。   《楞伽经》是结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的经典。全书反复强调,无始以来的习气造成了人们的沉迷,使人们不能了知诸法实际上是自心的显现。如果能够彻悟三界唯心,法唯识,舍离能取、所取的对立,就可臻于无所分别的解脱境界。这些思想,为后世的禅宗所汲取弘扬,凝成睿智深邃、澄明通脱的禅韵诗情。   一、三界唯心、法唯识的唯识理念  体现《楞伽经》思想的基本范畴是“五法”、“三自性”、“八识”、...

    黄春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161821.html